返回顶部
关键词: 人脉 人脉网 人脉圈 高端人脉 资源整合 债权投资 股权投资 天使投资 投资人 苟江涛投资人 IPO上市 企业上市 纳斯达克 并购重组 市值管理 资本运作
行——谨慎小心,反求诸己(2)
发表于:2011-05-13 11:48:00    人脉投资网    点击:3552    字号: T | T

如果认为中国人专门欺负弱者,谁吃亏就笑谁,谁倒霉就笑谁,没有同情心,那就错了。中国人只有对自己人,对熟悉的人,或者有利害关系的人,才会“痛心”地嘲笑他,目的在于“加深他的印象”,使他深切体会“人家在你面前同情你,实际上背后都在笑你”,因而决心“自己小心不要上当”。对于陌生人,我们根本无从笑起,因为彼此没有“关系”,产生不出任何联想。对于认识而交情不够深厚的人,我们只会背后嘲笑他,但当面尽量不提,万一对方自己说出来,我们会表示支持,痛骂欺骗他的人。

但是“小心不要上当”,并不是“不要相信别人”,而是不给坏人可乘之机。

正因为小心,才会时时用心。可以相信的时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可以相信的时候,“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善变,不可不防”。这些话都是中国人常说的,看起来互相矛盾,却是因“时”而制宜。

在人际交往中,你可以选择相信别人,也可以选择不相信别人。你相信别人,万一被骗,大家就会嘲笑你,“三两句话,把他骗得团团转”,结论是你“缺乏判断力”。你不相信别人,又怎能与其相处?在信与不信之间,需要自己拿捏。

在正常的情况下,当然应该相信别人,但是只能相信到合理的地步;遇到不合理的地方,就不应该相信他。站在不相信的立场来相信,才不至于一相信就上当。对任何人都相信,受骗的几率就会大幅度增加。你无法要求别人绝对诚实,因为没人能做得到,所以只能自己小心。社会上骗子并不多,但是喜欢被骗的人太多了,才会发生那么多骗人的事件。骗人的人当然不对,而被骗的人也未尝全对,谁叫他不小心?“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永远不会过时。

人类是群居的动物,彼此互相合作才能生存。人应该相信别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过分相信别人,同样引起别人欺骗的兴趣,以致上当,也是不争的事实。吃亏上当,人人不喜欢,却又经常发生这种不愉快的事情,主要是人们喜欢占小便宜,才造成因小失大。提防上当,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切记不要贪小便宜。

凡事都追求合理

中国人的观念是凡事追求合理。换句话说,把事情做到合理的地步,人们才会接受。我们虽然重视典章制度,却明白典章制度容易僵化而不合时宜,因此在典章制度的范围内,多半中国人喜欢权宜应变,以求合理变通。凡是不会变通的人,都会被人斥之为“死心眼”、“死脑筋”。

中国人认为,既然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就应该“反求诸己”,即“要求他人合理之前,先求自己合理”,以自己的合理来影响他人,使他人亦能合理。

自己不合理,却希望他人以合理待我,结果经常不如意,这时怨天尤人也是枉然。自己先求合理,再来期望他人以合理待我,才是合理的态度,也比较容易实现。但是合理不合理,各人的标准未必一致,有时候你认为合理,我就认为不合理,因此这个“合理”也会引起很多争执,产生很多不愉快! 

在中国社会,凡事自己求合理,就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即使你的“合理”和他的“合理”会有些误差,但你的出发点是好的,起码会问心无愧。至于是否会引起争执,听天由命吧。虽然这听起来比较消极,但总比表现出不合理的行为,使大家心里不高兴,甚至造成误解的好。

自己合理不合理要通过他人的反应来判断。他人的反应就像一面镜子,会如实地反映你是否合理。当对方表现出不合理的行为时,不要指责对方的缺失,而是应该反省自己是不是不合理。如果是的话,赶快先把自己的缺失调整过来,对方也可能跟着表现出合理的反应。要改变对方,最有效的方法是先改变我们自己。

举个例子,中国人认为,朋友的朋友是朋友,敌人的敌人也是朋友,所以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正因为如此,一个人在不清楚对方的意图的时候,是不会承认自己和另外一个人的关系的。在这种情况下,贸然问起别人之间的关系,很难得到正确的答案,这就是自己的行为不合理造成的。

乙和丙是熟人。一天,甲和乙聊天时,甲突然提到丙,问:“你认识丙吗?”乙的第一反应是“不认识”,因为他不知道甲有何意图。

一句“不认识”,虽然只有三个字,却包含好几种不同的意思:“真的不认识”、“虽然认识,但是并无交情”、“认识是认识,跟不认识差不多”、“你有什么事情,要问我认不认识”以及“你少打我的主意,我认识不认识根本与你无关”。

说“不认识”有很多好处:第一,减少许多风险,省却许多口舌,避免许多麻烦。如果乙在不清楚甲的意图时就说认识,甲接下来很可能说:“那真是太好了,我正好有一件事要找丙帮忙,麻烦您帮忙引见一下好吗?”这不是自讨苦吃吗?这时候说“好”,会增加不少麻烦;说“不好”,等于驳了甲的颜面,令甲不满:“这点小忙都不愿意帮,还说是朋友呢?”

当丙身居高位时,乙如果先说“认识”,事情来了,再推说“不认识”或者坦白说明自己不愿意帮忙,甚至直接指称对方根本没有权利提出要求,都是伤感情的做法。在中国社会,得罪一个人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尤其不能得罪小人。

第二,可以探听信息。如果丙对乙心存不满,忍不住对甲抱怨了几句,甲如果不清楚乙和丙的关系,多半不敢直截了当地传话过去,必然先问:“你认识丙吗?”假若乙说“认识”,甲就不会再说什么,以免有搬弄是非之嫌,而乙也徒然失去获得信息的机会。若乙说“不认识”,甲才会放心地把丙的话告诉乙,乙也能了解丙对他的不满,以便采取适当的对策。

明明认识却装成不认识,这种不合理的行为完全是因为甲不合理在先。打听别人之间的关系,一开始就应该把目的说清楚。比如:“你认识丙吧?他托我给你带了点礼物。”乙一定回答“认识”。如果不能一开始就做到合理,直接问:“你认识丙吗?”得到“不认识”的回答后,就要调整:“哦,他说和你很熟,还想约你吃个饭呢。”那乙也会向合理的方向调整。不要以为从“不认识”调整到“认识”很难,中国人很会“颠倒是非”,拥有足够的智慧,可以进退自如,因为凡事早已留有余地。

乙只需作恍然大悟状:“哦,你说的是他啊,抱歉抱歉,刚才没听清,还以为你在说谁呢。”轻轻松松就兜回来了。

先说明自己的目的,再去问对方,以便给对方斟酌的空间,这才算合理的行为。不要责怪别人不诚实,不要认为一切不合理,都是“我”以外的中国人造成的。殊不知种种缺失,实际上都与“我”密切相关。

可惜,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不反省自己是不是诚实,是不是考虑周到,是不是明白透彻,便大胆地指责中国人不诚实,实在不公平。

=============================================================================================
上一篇:心——追求圆通,善于自保(1)
下一篇:行——谨慎小心,反求诸己(1)
郑重申明:人脉投资网是一个人脉社交免费知识学习平台。如有我们的义务服务人员工作做得不到位,特别是内容编辑,文章来源,原创作者等没有注明,牵涉侵权版权等问题。望请相关所属人告知我们的工作疏忽之处,表示歉意并接受删除和整改方式。

2009---2024@深圳市江涛控股有限公司投资运营&深圳市江涛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接受人脉投资网服务协议及其所有附件
人脉投资网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 李涛律师
粤ICP备14023053号-1 ALEXA PR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