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最新一期社会心态蓝皮书报告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而与其同时,日本东京最近却悄然流行起了一种“人脉午餐”。
一、不爱陌生人 王菲在歌曲里面唱到只爱陌生人,但实际情况却是越来越少的人选择信任陌生人。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发布,这份蓝皮书指出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甚至已经跌破了及格线,有超过七成的人不敢相信陌生人,只有不到一半的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其中也只有两到三成会选择信任陌生人。 这份蓝皮书调查了北京、 上海 、郑州、武汉、光中等7个城市的1900多名居民从这份蓝皮书中可以看出,在部门和行业中人们对于商业企业的的信任度最低,并且蓝皮书也指出了不同阶层和群体的不信任也在增加,官民、警民、医患、民商等社会关系的不信任程度进一步加深。 蓝皮书的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俊秀在媒体采访中透露信任度下降首先是由于社会转型,人们脱离了原来的熟人社会形态,因此在面对越来越多的陌生人的时候,信任度会自然下降。当然,也不可否认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法制的不完善和越来越多的欺诈行为的发生也直接导致了人们对陌生人的信任不断降低。
二、东京流行“人脉午餐” 都说找工作很难,而最近在日本东京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就展开了一场毕业自卫战,他们可以登陆相关的网站,然后按照指示输入目标的就餐区域和目标企业范围,网站就有可能帮助他们搜索到符合条件的就餐对象,如果对方同意的话,那么双方就可以一起共进一顿午餐,而这样为寻找工作的活动在年轻人中人气很旺。 如果能够成功“配对”,那么就餐地点将有被邀请的一方来决定,而餐费则会双方AA,一般来说,参加这样的午餐会有3-4人,其中包括2名大学生。在以前为了寻求就业的经验很多大学生会选择拜访企业的退休职工,而相比于此前的刻板,这样的午餐交流会让大学生们感到更多的轻松和自由。 “人脉午餐”现在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专利,现在这种“人脉午餐”已经扩展到很多年轻人进行跨行业之间交流的流行方式。
三、从陌生人到变成人脉 随着国内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度进一步下降,东京却流行起了这种同样为陌生人之间交流的“人脉午餐”。虽然这中间有网站的因素可能会提高参加午餐人员之间的信任,但是本质上这些参加午餐的人仍然是陌生人。 有很多人为国内的这种信任度下降鸣不平,有人认为这是这是社会转型的正常现象,也有人指出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度本来就不高,其实我们更应当看到如何提高社会的信任度。 也许像东京流行的这样午餐会上陌生人之间也会相互有所隐瞒,有不信任,但是这种行为本身就释放了一个正能量的信号,所以无论是否真的能够在这样的午餐交流会上拓展人脉,这群年轻人都起码能够学会如何和陌生人打交道。信任度下降,很多人认为表现在社会冷漠,但从根本上是陌生人之间的交流变少,交流变少,自然和陌生人交流的能力也会有所欠缺,这对于年轻人来说并非是一件好事。 也许有人在网络上能够跟陌生人交流得如鱼得水,但终究需要落到现实生活中来,毕竟“人脉午餐”不是在网上吃的。因此从陌生人到成为彼此的人脉,可能需要的不仅仅是多一点信任,还有多一点点交流的渴望。